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9:48    次浏览
拜财神成了当今非常非常流行的乐事,大大小小的寺庙也都有财神爷的专供位子,关二爷已经完全压过传统的财神赵公明,就连道观也都请来关公做财神,这个很吃香的位子到底属于关羽还是赵公明? 赵公明赵元帅是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的武财神,明显有压过文财神李诡祖、范蟲、比干的势头。古代人很早就有了神仙一类的传说和道教文化,但商业活动出现的比较要,大概到宋朝才真正有皇家开始组织干预经商,隋炀帝也是注重经贸往来的多次组织世界级的贸易活动,可惜死的早死的冤,被人遗忘了。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爷,木匠拜鲁班,小偷拜时迁,这商人也需要一位祖师,而古代道教是中原主要的教派,玄坛赵元帅就成了商人敬重的偶像,因为商人做生意就是为了能财源滚滚来,他是为财的,赵公明就是财神。赵公明成为财神远远要比封神演义姜子牙封的要早,南北朝《搜神记》就有赵公明的记载,《三教搜神大全》也有赵公明的出现,最让赵公明名正言顺做财神要归《封神演义》的问世,姜子牙封神台上册封赵公明为“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”,专门掌管金银财宝,这就明确的说赵公明是正财神,不管文的武的,都由他说了算,一把手。但有一点也很影响赵公明,不管哪本书都说他带有很重的煞气,爱杀人,特别是封神一书把赵公明归为反派通天教主的徒弟,助纣为孽。这样写很容易误导人,就好比三国是拥刘反曹的人写的,曹操就成了反派,人都记住了诸葛亮和五虎上将,谁又崇拜过荀彧和五子良将?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刘玄德成了天下英雄,运筹帷幄成就非凡的曹阿瞒却成了大坏蛋,这又怎么说?赵公明身为截教大弟子难道没有帮助三宵的义务?非得要叛教过来帮姜子牙?谁知道哪一派才是强盗,截教帮助正统的商朝也没有什么错,领导的路线才是决定对与错的标杆。财神赵公明无缘无故的背起黑锅,不同程度地影响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。 关羽是什么时候成为财神的这个没有具体时间,一本三国彻底让诸葛亮和关云长成了神一般的人物。就算关羽能打能杀,中义气,但和财神似乎扯不上边,关羽心高气傲,有本事这是公认的,但脾气不好,一言不合就玩刀,刘备封黄忠为五虎上将,他关云长第一个就不服,还要抡起大刀找人家单挑。为将者,不一定要武功盖世,还要能带兵,能教兵怎么去打仗,吕布就是很好的例子,个人能力秒杀一切万人敌,但不懂用人之道,没有战略眼光,没有战术能力,结果越来越不像样子,最终下邳丧命。神一样的关羽死后被佛教封了伽兰菩萨,也有说是封了佛陀,和韦陀齐名,明显的说是关羽去了西方世界,成了佛祖的人。而宋朝朝以后历代皇帝都册封过关羽,封过“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大帝”,也封过“忠义神威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”,能做到“天尊”“大帝”也说明非同一般,这也是在道教取得的成就。但这还是和财神扯不上关系。关二爷更适合做武圣,开武馆搞武术的行当更应该把关羽像摆在高堂之上,能打,讲义气,为兄弟两肋插刀,是习武者追求的目标。 古代人做生意最讲究诚信和和气,“无尖不商”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,这个“尖”和当今的“奸”相差十万八千里,说的是卖米的店家要把量斗上面堆的尖尖的,以示诚意。关羽最主要的还是义气,至于和气他做的就不好,看不起同僚,更看不起一切人。生意人都希望和气生财,他们也不打打杀杀的,那样就成了另一种生意人海盗。义气似乎在做生意上用的不多。但有一类人把关羽的义气很当一回事,看的比命都重要,那就是黑社会,这在香港匪片里出现的比较多,手持大刀的关二爷总会坐在混混的大堂之上,收小弟、开大会、报仇还愿、上位接班,总是要请关二爷出来,烧黄纸上红香。有些黑道暴徒也一样会经营商铺,一样高堂上敬着关公像,正经生意人为求庇护,也学着摆起关公,几乎香港人都拜关公,不光矮骡子,警察也拜,图的是讲义气,显神威。潮流总会影响很多东西,佛教已经在分食传统的道教影响,就好比关羽抢了赵公明的财神之位。很多寺庙要靠香火钱来维持开销,求财不知什么时候比求平安还重要了,关羽又是近来比较流行的偶像,不管哪座庙,吸引人才是王道。人争一口气,佛争一炉香,既然关羽比赵公明走红,那还不如把关羽像摆在显眼处,用来做招牌。不是神变了,是拜神的人变了。 一本封神演义或多或少的丑化了赵公明已往的形象,这个时候的关羽则是如日中天,这个时候被关羽压下去的还有武圣岳飞,因为历史原因和名族情节,关羽更适被合统治者用来作为公众崇拜的对象。而关羽作为财神被大庙小庙抢着作为敛财的工具,这也是在迎合一部分人贪婪的欲望心理。祭拜宗教神灵没有错,这也是中国古文化的一部分,凡事适可而止就是完美,一心想着不劳而获,神仙也是很忙的,整天缠着人家保佑你发大财,这也有点不太现实吧?